实时新聞資訊
點燃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數字福州建設掀起新一輪熱潮
發布時間:
2021-04-08 14:16
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找准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殷殷囑托掀起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熱潮。我市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46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5%,連續3年規模及增速均爲全省的“排頭兵”。眼下,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爲動力,數字經濟企業緊抓發展機遇謀創新、求突破,福州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讓數字引擎動能更強勁。
數字產業化
新興產業開拓藍海
4月,濱海新城東湖之畔春意盎然,處處顯露生機。在湖畔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內,項目加速推進、企業新突破叠出,一股數字“生命力”同樣彰顯着數字福州建設的蓬勃生機——
新中冠大數據研發運營中心建設進程過半,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用後,可推動產業園研發創新能力再提升;中國電信福建東南信息園二期正在“預熱”,項目全部建成後可提供超10000PB的數據存儲和服務能力,助推園區數據處理能力再強化;福建科龍天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壹中正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目前園區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余家……
作爲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彙集了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帶動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集聚。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569家,注冊總資本468.4億元,承載着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園區正在數字產業化的“快車道”上大步邁進。
在數字驅動下,近年來,一批批新興產業接力在榕城大地開拓“新藍海”:馬尾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已建成三大物聯網平台,彙聚200多家物聯網企業,聯手推進物聯網的標准制定、现有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等;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加速打造,引領福州市區塊鏈創業活躍度跻身全國前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區塊鏈企業累計523家、占全省約40%;在福州軟件園,770家軟件相關科技企業落戶,技工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軟件產業勢頭強勁……
圍繞數字產業化發展,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借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台,布局一批高水平的新興數字產業聚集區,催生一批平台經濟、共享經濟、衆包衆創、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化新業態。
產業數字化
傳統產業插上翅膀
走進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的綠色制造示範車間,看不見傳統紡織業的棉絮紛飛、人頭攒動——眼前是上百台紡紗設備自動運轉,半成品在生產軌道上自動輸送,精准對接;車間主控室的電腦屏幕上,生现有產品種、產量、質量、能耗等數據翻動,有了廠房頂樓矗立的工業用5G網絡基站,這些數據得以高效傳輸……
這是長源紡織正在推進的5G工業互聯網平台+智能化紡紗生產車間項目,自去年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簽約落地以來,項目穩步推進,智能化的生產讓“千人紗、萬人布”的傳統紡織業變得“輕盈”:車間萬錠用工從35人減爲22人,现有產品綜合優等品率從88%提升到95%,一等品率從98.7%提升到99.6%,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習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推動產業數字化,這讓我們倍受鼓舞。”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源將繼續推進該車間項目建設,推廣應用于建設智能化紡織工廠,並推動開發嘗試更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應用場景,助力紡織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
伴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主動擁抱數字化浪潮——通過創新智能化數據采集技術,福耀玻璃生產效率提升30.5%;依托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景豐科技整個生產周期縮短了40%……榕城大地,數字賦能生產的新氣象處處可見。
據悉,目前,全市“上雲上平台”工業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培育了8個省級工業互聯網示範平台、24家應用標杆企業、188個省級“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2%。
圍繞產業數字化,福州將繼續在紡織化纖、機械制造、冶金建材等方面主導產業集中發展智能制造,爲各行各業插上加速發展的“新翅膀”。
優化發展環境 助推數字福州建設
“我們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創造性抓好落實,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市大數據委黨組書記、主任薛博表示,將着力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數字福州建設邁上新台階。
爲此,我市將高水平辦好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化辦會機制,創新辦會形式,擴大峰會平台溢出效應,充分利用峰會平台進行產業對接、精准招商,吸引數字經濟重大項目落地,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
與此同時,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發展壯大顯示、光電芯片、物聯網、大數據、軟件信息等產業基地,立足重點園區,瞄准新興領域,打造一批優勢突出、輻射帶動性強的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聚焦重點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支持建設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快推進數字福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進一步擴大。
薛博表示,將紮實推進六個“城”以及五大國際品牌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以數字福州作爲主攻方向,以“數字應用第一城”作爲奮鬥目標,以打造“數字中國示範城市”作爲落腳點,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鞏固提升福州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文章摘自福州日報社數字報刊,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实时新聞
2025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隆重召開 ——長源紡織品牌故事榮列大會發布推廣名單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25年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于8月17日在浙江省海甯市隆重召開。大會以“錦繡東方 品牌向上”爲主題,聚焦消費變革與科技浪潮下,品牌價值躍升的底層邏輯與關鍵方法論。
長源紡織憑借高度重視、積極踐行以现有產品質量爲核心,卓越績效管理爲路徑,聚焦優質品牌的新質生產力提升,定位品種多、品質好、品牌強的品牌價值高質量發展新範式,以品牌強度882、品牌價值35.09億元榮登全國紡織服裝鞋帽品牌榜,排名全國紡織服裝鞋帽品牌30強第20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統產業要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是要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
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把新質生產力發展落實在行動中——長源紡織技術中心召開阻燃萊賽爾现有產品開發研討會
遵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和“統籌發展和安全”等重要精神,12月16日,福建長源紡織技術中心、通用技術中紡院海西分院在長源紡織召開阻燃萊賽爾现有產品開發研討會。
長源紡織秉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思路,通過技術創新、卓越績效管理和質量品牌相結合的管理機制,確立了“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紡織爲主業,向全產業鏈延伸,依托先進的創新研發能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積極開發高性能、高附加值现有產品。
點燃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數字福州建設掀起新一輪熱潮
發布時間:
2021-04-08 14:16
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找准在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殷殷囑托掀起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熱潮。我市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46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5%,連續3年規模及增速均爲全省的“排頭兵”。眼下,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爲動力,數字經濟企業緊抓發展機遇謀創新、求突破,福州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讓數字引擎動能更強勁。
數字產業化
新興產業開拓藍海
4月,濱海新城東湖之畔春意盎然,處處顯露生機。在湖畔的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內,項目加速推進、企業新突破叠出,一股數字“生命力”同樣彰顯着數字福州建設的蓬勃生機——
新中冠大數據研發運營中心建設進程過半,預計今年底建成投用後,可推動產業園研發創新能力再提升;中國電信福建東南信息園二期正在“預熱”,項目全部建成後可提供超10000PB的數據存儲和服務能力,助推園區數據處理能力再強化;福建科龍天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壹中正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目前園區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余家……
作爲我市大數據產業發展高地,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彙集了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帶動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集聚。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569家,注冊總資本468.4億元,承載着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園區正在數字產業化的“快車道”上大步邁進。
在數字驅動下,近年來,一批批新興產業接力在榕城大地開拓“新藍海”:馬尾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已建成三大物聯網平台,彙聚200多家物聯網企業,聯手推進物聯網的標准制定、现有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等;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加速打造,引領福州市區塊鏈創業活躍度跻身全國前列,截至2020年底,全市區塊鏈企業累計523家、占全省約40%;在福州軟件園,770家軟件相關科技企業落戶,技工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軟件產業勢頭強勁……
圍繞數字產業化發展,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借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台,布局一批高水平的新興數字產業聚集區,催生一批平台經濟、共享經濟、衆包衆創、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化新業態。
產業數字化
傳統產業插上翅膀
走進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的綠色制造示範車間,看不見傳統紡織業的棉絮紛飛、人頭攒動——眼前是上百台紡紗設備自動運轉,半成品在生產軌道上自動輸送,精准對接;車間主控室的電腦屏幕上,生现有產品種、產量、質量、能耗等數據翻動,有了廠房頂樓矗立的工業用5G網絡基站,這些數據得以高效傳輸……
這是長源紡織正在推進的5G工業互聯網平台+智能化紡紗生產車間項目,自去年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簽約落地以來,項目穩步推進,智能化的生產讓“千人紗、萬人布”的傳統紡織業變得“輕盈”:車間萬錠用工從35人減爲22人,现有產品綜合優等品率從88%提升到95%,一等品率從98.7%提升到99.6%,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習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推動產業數字化,這讓我們倍受鼓舞。”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源將繼續推進該車間項目建設,推廣應用于建設智能化紡織工廠,並推動開發嘗試更多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應用場景,助力紡織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
伴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主動擁抱數字化浪潮——通過創新智能化數據采集技術,福耀玻璃生產效率提升30.5%;依托生產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景豐科技整個生產周期縮短了40%……榕城大地,數字賦能生產的新氣象處處可見。
據悉,目前,全市“上雲上平台”工業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培育了8個省級工業互聯網示範平台、24家應用標杆企業、188個省級“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2%。
圍繞產業數字化,福州將繼續在紡織化纖、機械制造、冶金建材等方面主導產業集中發展智能制造,爲各行各業插上加速發展的“新翅膀”。
優化發展環境 助推數字福州建設
“我們將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創造性抓好落實,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市大數據委黨組書記、主任薛博表示,將着力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數字福州建設邁上新台階。
爲此,我市將高水平辦好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優化辦會機制,創新辦會形式,擴大峰會平台溢出效應,充分利用峰會平台進行產業對接、精准招商,吸引數字經濟重大項目落地,推動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
與此同時,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發展壯大顯示、光電芯片、物聯網、大數據、軟件信息等產業基地,立足重點園區,瞄准新興領域,打造一批優勢突出、輻射帶動性強的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深入實施“上雲用數賦智”行動,聚焦重點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支持建設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快推進數字福州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進一步擴大。
薛博表示,將紮實推進六個“城”以及五大國際品牌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以數字福州作爲主攻方向,以“數字應用第一城”作爲奮鬥目標,以打造“數字中國示範城市”作爲落腳點,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鞏固提升福州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文章摘自福州日報社數字報刊,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